在灭蜀之战中,司马昭派出了十大猛将去对付姜维,结果一个个都牺牲了!
在攻打蜀国的时候,司马昭派出了十位勇猛的将领去对抗姜维,但结果都不太好。这些将领都是谁呢?
公元263年8月,司马昭,即曹魏的实际掌权者,决定攻打蜀国。他派出了钟会、邓艾和诸葛绪三路大军,总共18万精兵去进攻蜀国。司马昭的计划很清楚,他想要先消灭蜀国,然后再攻打吴国。这样一来,他就可以将整个天下分为三份,全部归他司马氏所有,并成为整个天下的统治者。
在那时候的蜀国,姜维是主要的大将。此外,蜀国的地势易守难攻。所以对于司马昭来说,要想迅速打败蜀国,不仅要兵力上超过蜀国,还要在将领上压倒蜀国的将领才行。
司马昭攻打蜀国时,派出了十个猛将去对付姜维。可惜的是,这十个人最后都没能活着回来。
司马昭派了哪十位勇将来对抗姜维?
第一位厉害的将领是钟会。
钟会,字士季,是魏晋时期的著名军事家。他曾经带领十万大军进攻四川,在三路伐蜀的队伍中,他的兵力最为雄厚,可以说是伐蜀大军的总指挥。然而,钟会在攻下汉中后,开始变得骄傲自满。后来,当四川的大将军姜维投降后,钟会的野心进一步膨胀,最终被姜维成功策反。
在《三国志·钟会传》里有这样一段记载:钟会打算让姜维带领蜀军从斜谷出发,他自己则带着大军随后跟进。显然,钟会有统一天下的雄心,但他的计划早就被司马昭察觉了,司马昭甚至亲自带兵前往四川。
与此同时,卫瓘和胡烈等将领,并没有站在钟会一边,反而和他产生了冲突。最终,钟会和姜维都在混战中丧生。尽管钟会在征讨蜀国时立下了汗马功劳,却未能善终。钟会在世时年仅四十。
第二个英勇的将领,邓艾
邓艾,字士载,是曹魏时期著名的军事人才,曾得到司马懿的赏识和提拔。他在军事上表现卓越。当姜维多次北伐时,邓艾成功牵制了姜维,使得姜维的军事行动未能取得成功。
在灭蜀的时候,邓艾为了争功,偷偷渡过了阴平。刘禅投降后,邓艾变得自大起来,擅自用曹魏的名义给蜀地的大臣们封了新官。但他这么做没有得到司马昭的同意,这就像是自己说了算。最后,钟会和姜维抓住了他的把柄。
后来,司马昭对邓艾提出了指控。他命令钟会带兵先把邓艾关进监狱。最终,邓艾被钟会陷害,遭受了卫瓘和田续的迫害。
邓艾是个不错的军人,原本没有二心。只是到了成都后,他的做法有些不合常理,但罪不至死。偏偏钟会抓住了他的把柄,所以白白送了性命。
第三位勇将,卫瓘
卫瓘,字伯玉,在攻打蜀国的时候担任监军,还手握一千精兵。司马昭之所以让卫瓘做监军,主要是为了防止邓艾和钟会有任何不轨行为,特意让卫瓘来监督他们。
在邓艾和钟会争夺权力的时候,卫瓘也卷入了这场斗争。当时,钟会让卫瓘去川中抓邓艾,但实际上,他的目的是想让邓艾除掉卫瓘。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监军的问题,还可以借邓艾的手来杀掉卫瓘,然后向司马昭报告说邓艾有造反的意图。
这其实是钟会的一个两全其美的计策,但卫瓘不是个容易上当的人。当他到了成都后,立刻把他的目的告诉了邓艾的部将,说这次来是为了捉拿邓艾,因为他有造反的心思。如果他们愿意帮忙抓住邓艾,朝廷不会追究他们的责任,只会处理邓艾一个人。
这样一来,邓艾的手下都归顺了卫瓘,钟会的计划也落空了。
邓艾最终被俘虏了。从整个事件来看,卫瓘是钟会和邓艾斗争中的最终受益者。然而,在公元291年,72岁的卫瓘却在一场政变中丧命。卫瓘去世后不久,八王之乱也随之爆发。
第四位英勇将领,名叫师纂
师纂曾是司马昭的助手,在攻打蜀国时,他成了邓艾的手下。后来钟会和邓艾起了争执,师纂最后和邓艾一起遭遇不幸。
历史书上说,师纂做官时非常严厉,不讲情面。所以在他去世的时候,士兵们也对他进行了报复,把他打得遍体鳞伤。
第五个厉害的将领,牵弘
牵弘是牵招的小儿子,他做了陇西的太守。在攻打蜀地的时候,牵弘也参加了战斗,他带兵对抗驻扎在沓中的姜维。蜀地被消灭后,牵弘升职成了蜀郡的太守,后来又做了振威护军,可以说是事业有成。但是,当牵弘带兵和胡人作战时,不幸被秃发树机能包围,最终战败身亡,死得很惨。
第六个猛将,胡烈
胡烈,字玄武,曾在攻打蜀国时担任征蜀护军,与钟会一起进攻汉中。后来钟会发动叛乱,胡烈被关押在成都。消息传出来后,胡烈的儿子设法救出了他,让他逃过一劫。然而,到了公元270年,胡烈又被鲜卑军队包围,最终战死在战场上,算是命丧黄泉。
第七位英勇将士,名叫杨欣
说到杨欣,可能很多读者对他并不熟悉,感觉就像是个默默无闻的人物。然而,在历史记载中,杨欣曾跟随邓艾参与了灭蜀之战,并在彊川口与邓艾一起击败了姜维。
在邓艾和钟会叛乱的时候,杨欣幸运地活了下来。但是好景不长,杨欣后来在与鲜卑将领若罗拔能的战斗中失败,最终被杀,依然没能逃过一死。
在《魏书》这部古籍中提到:五世祖树机能聪明多谋,在咸宁年间,他在丹岭杀了凉州刺史杨欣,从而完全控制了凉州地区。
第八位强力选手:胡渊
胡渊是胡烈的儿子,当他得知父亲胡烈被困在成都后,立刻带领军队攻打钟会的营地,结果引发了兵变。这场兵变导致姜维、邓艾和钟会都失去了性命。虽然胡渊在这场兵变中幸免于难,但在后来的八王之乱中,他也未能逃脱死亡的命运。
第九位强力战将,邓忠
邓忠是邓艾的儿子。在攻打蜀国的时候,邓忠是邓艾最得力的助手,他亲自冲在前面,和邓艾的大军一起从阴平偷渡,最终成功攻入蜀国。他们还和邓艾一起打败了诸葛瞻,迫使刘禅投降。
然而,邓忠最终也没能逃脱命运的打击,他和他的父亲邓艾一起被处决了。
第十位英勇战士,名叫许仪
许仪是曹魏名将许褚的儿子,但他的死却十分憋屈。因为没有完成造桥开路的任务,被钟会当众杀了。说到这里,不少读者可能会感到惋惜,许褚的儿子竟然落得这么个下场,毕竟他父亲许褚可是很有气势的英雄人物。
许仪是钟会大军的前锋官,主要任务是开路。没想到,因为工作上的一点小失误,竟然被自己的上级领导斩首。真是死在自己人手里,同样是死于非命。
综合来看,参与伐蜀之战的10大悍将,基本上都是死于非命。钟会、邓艾、邓忠、师纂,包括胡烈,都是其中的典型。对他们来说,基本都是死于争权斗争,或许根本没有谋反之心,但也无法摆脱身死的命运。真是让人唏嘘不已。各位看官朋友如何看待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顶益所配资-配资官网开户-十大配资平台app下载-手机炒股好用的选哪款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