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的话:
在长征的路上,有的人穿着军装,拿着武器,而有的人却衣衫破旧,靠乞讨维持生计,走完了全程。
他曾是一名国军营长,但最终决定带领士兵们起义,加入了革命的队伍。
然而,这一变化并未带来荣耀,而是带来了苦难和流离失所。
许多年后,当他出现在毛主席面前时,主席仔细一看,惊讶地说:“你去哪儿了?”这句话里充满了意外和深意。
西路军在河西走廊的激烈战斗
1936年的晚秋,黄河两岸的风变得格外刺骨。
毕占云站在渡口边,望着滔滔黄河水。
作为红五军的参谋,他即将跟随部队过黄河去西边,执行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打通与外界联系的通道。
两万多红军战士分批过河,组成了西路军,向河西走廊前行。
毕占云清楚,他们即将面对一场激烈的战斗。
马步芳的骑兵在西北地区待了很多年,他们装备好,对地形很熟悉。
果然不出所料,1937年1月20日,高台城外响起了激烈的枪声。
马家军的骑兵像洪水一样涌来,红五军的军长董振堂带着三千士兵坚守城池。
毕占云带着一些战士在城外阻击,看着战友们一个个倒下,他的心里像被刀割一样疼。
高处的阵地丢了。
董振堂和他的三千名勇士全部遇难了。
毕占云带领着剩下的队伍一边战斗一边撤退,沿着祁连山脉艰难地移动。
3月14日,西路军不得不分开突围。
毕占云带着的右支队只有千把人,面对好几倍的敌人,很快就被打散了。
沙漠之中,天气寒冷刺骨。
毕占云和几个战士藏在山洞里,饿了就吃树皮,渴了就嚼雪。
敌人正在逼近,我们的战友一个个要么牺牲了,要么走散了。
最终只剩下毕占云独自一人,在广袤的沙漠中艰难求生。
跋涉千里寻求团队支持
为了活命,毕占云脱下军装,穿上旧衣服,把自己装扮成乞丐的样子。
遇到国民党的士兵检查时,他就假装疯疯癫癫,有时候还会故意装瘸,扮作残疾人。
他白天在街上乞讨,晚上则在破庙或桥洞里睡觉。
他在路边找到的旧报纸,成了了解外界新闻的唯一窗口。
看到报纸上关于陕北的消息,他心里充满了希望——党组织还在,革命还在进行!
从甘肃一路走到陕西,花了将近半年的时间。
毕占云的脚上长了水泡,后来变成了老茧,老茧磨破了又重新长出来。
冬天特别难捱,旧棉袄根本抵挡不住那刺骨的寒风,手脚上都长了冻疮。
有一天,在一个小城镇里,他差点被人认出。
一位国民党军官仔细打量着他许久,毕占云急忙装作痴呆,口水不停地流,口中喃喃自语。
那军官不高兴地摆了摆手,嘟囔了一句“倒霉”就离开了。
就这样边走边歇,靠乞讨度日。
1937年的冬天,毕占云终于抵达了延安的外围。
当他揭露了自己的身份,哨兵惊讶得不敢相信——站在面前这个又脏又破,像流浪汉一样的人,竟然就是曾经威风八面的红军指挥官!
十六岁小伙子的军队生活
话说在1919年,四川省广安市的一个小村落里。
16岁的毕占云跟着同乡去外面打工,刚出门没多久就碰上了"清乡"部队。
队长阎仲儒正在四处征召人手。
这个小伙子年纪轻轻,力气也大,自然跑不掉。
他就这么懵懵懂懂地加入了国民党军队。
部队的生活虽然艰苦,但对于毕占云而言,至少每天都有饭吃。
他从小没了爸妈,是伯父伯母把他带大的,所以他很清楚穷人生活的艰辛。
在军队中,他战斗非常勇敢,很快就被提升为班长和排长。
在北伐战争的时候,毕占云跟着大部队四处打仗。
他打仗从不畏惧死亡,冲锋时总是冲在最前头。
战争结束时,他已经成了湘军的一名营长。
但好日子没持续多久。
1927年,蒋介石背叛了革命,开始了大规模的镇压和杀害共产党人的行动。
毕占云虽然是国民党军官,但他对这种做法很反感。
他来自一个贫穷的家庭,对官兵欺负老百姓的行为感到不满。
有一天,他发现手下的两个连长是党员。
按说这事得马上汇报,但毕占云却选择了装作没看见。
这两位连长平日里待兵士十分友善,从不拖欠工资,这让毕占云觉得他们是不错的人。
好日子没过多久,两个连长在军营里公开教大家唱《国际歌》,结果被人举报了。
领导指示马上对他们执行处罚。
毕占云接到命令后,连夜找了两个人,给了他们十几块银元,让他们赶紧逃跑。
两个连长走了之后,团长怀疑是毕占云放走的,但就是找不到证据。
自从那以后,毕占云在军队的生活越来越艰难。
阎仲儒借着整顿编制的名义,把手下大部分士兵调离了,还常常延迟发放军饷。
在井冈山作出的重要决定
1928年,毕占云被派去井冈山对付红军。
但他手下只有百来个人,连士兵的军饷都发不全,哪里还有心思去打仗呢?
在井冈山的时候,毕占云亲眼见识了红军的作风。
他们不仅不抢夺百姓的财物,还帮助穷人分配田地。
这支队伍跟国民党军队完全不同。
红军很快发现了这个消极工作的国民党营长。
调查发现,毕占云曾经放过一些共产党员。朱德和陈毅商量后,决定给他写封信。
那天晚上,毕占云收到了一封信,心里翻江倒海,怎么都睡不着。
信中提到红军很欢迎他加入,共同为穷人们奋斗。
这正是他心里在想的啊!
第二天,他叫来了手下的连排长们开会。
大家一听要跟着红军,一个都不反对。
有个爱发火的排长曾说:“我早就对蒋介石不满,咱们这样的部队在他眼里根本没地位,永远别想翻身。”
但是起义的消息泄露了。
阎仲儒让人紧紧盯着毕占云的每一个动作。
形势危急,毕占云立即决定,带领队伍连夜启程,急速前行。
1928年10月26日清晨,毕占云终于带着一百多人到达井冈山。
陈毅亲自出来迎接,还特意开了欢迎大会。
朱德决定,起义的队伍加入红四军的特务营,毕占云担任营长。
会议结束后,一个身材高大的人走过来与毕占云握手。
原来是毛委员!毛委员看到这些穿着破旧的起义战士,马上吩咐给他们每人发两块大洋做新衣服。
从此,毕占云正式成为一名红军战士。
在朱德的引荐下,他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
作为特务营的领导,他的主要职责是确保中央领导的安全。
战火纷飞中不朽的功勋
1952年春天,黄河边上。
毛主席来查看黄河治理工程的情况。
在地方干部的带领下,他详细了解了防洪工程的状况。
毛主席的目光忽然落在了一个人身上。
尽管他已经接近五十岁,但那张熟悉的面孔立刻勾起了毛主席的回忆。
毛主席走过来,惊喜地问:“你是毕占云?”
毕占云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这么多年过去了,毛主席仍然记得他!
这些年你跑哪儿去了?我们都以为你在西路军……”毛主席紧紧握住他的手。
毕占云简短地讲了自己的故事。
从延安回来后,他加入了抗日战争,在太岳军区打击鬼子,收复了五十多个据点。
在解放战争期间,他担任冀南军区副司令员一职,为淮海战役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建立之后,他前往河南的军事部门任职。
毛主席听了之后,拍拍他的肩膀说:“好啊!你可是井冈山出来的老战士,为了革命吃了不少苦头,真是不容易啊!”
1955年,我国首次进行军衔授予。
毕占云获得了中将军衔。
从一个被迫当兵的穷孩子,成长为共和国的开国将军,他的生活充满了传奇故事。
晚年的毕占云经常给晚辈们讲述革命故事。
每提到西路军的那段日子,老将军的眼眶总是泛红。
那些逝去的战友,始终留在他的心中。
1977年,74岁的毕占云在郑州去世了。
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念念不忘那些安息在祁连山下的战友。
结尾词
毕占云的人生就像一部精彩的传奇故事。
从被迫参军到自发起事,从风光营长到潦倒乞丐,再到红军战士,最终成为开国将军。
他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信念的力量有多强大。
就算遇到再大的困难,只要心里有希望,就能找到前进的路。
顶益所配资-配资官网开户-十大配资平台app下载-手机炒股好用的选哪款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